你的位置: 首页 > 最新小说 >

顾寒声苏砚心章节目录+序章(也曾寒夜逐火)全书畅享在线

2025-04-28 05:47:01    编辑:xiaohua
  • 也曾寒夜逐火小说在线

    这不与我以前看的不同,主角顾寒声苏砚心之间故事情节曲折。文中情节一环扣一环,波折起伏,《也曾寒夜逐火顾寒声苏砚心全文》很好看。

    顾寒声 状态:连载中 类型:古代言情
    立即阅读

《也曾寒夜逐火小说在线》 小说介绍

麦收的几天,苏砚心每天用灵泉水做饭,晚上还要进空间收青菜或者水稻。九月底,小麦都收进仓库。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都黑瘦了一大圈。只有宋家祖孙三个,每天在肉食、白米饭和灵泉水的加持下,完全没有瘦。虽然也没长胖,但是身体精壮了很多,精神头好了很多。经过半个月高强度的农活,大家都在休息,家里条件好点儿的,或者舍得一点的,都趁着这个时间,吃好一点。把麦收的亏空,补一些回来。

《也曾寒夜逐火小说在线》 第36章 免费试读

“你也少上山,奶可以不吃肉。”
苏砚心敷衍的点点头。
话完家常,天快黑了,开始煮面条。
野鸡肉都炖烂糊了,鸡汤浇在面条上,实在是太香了,再烫几片菜叶子,美滋滋。
爷孙三个都端着土碗,大口大口的吃着面条,太满足了。
祖孙三个,把汤都喝光了,同步放下了土碗。
宋爷爷主动去把碗筷洗了。
“对了奶奶,家里有煤油灯吗,我打了点儿煤油。”
“有,我去给你拿。”
宋奶奶也不知道是从哪里翻找出来的几个煤油灯,一摸上面都是灰,一看就是好久没用了。
苏砚心拿抹布擦干净,把煤油倒进去拧好盖子,划了火柴点燃了,堂屋一下就亮了。
虽然煤油灯很暗,但是至少能看见了嘛。
“奶奶,这个给你和爷爷用,晚上起夜记得点灯,别再摸黑了,煤油也花不了多少钱,我有工资。”
还是手电筒最方便,可惜现在不好买,她暂时没有门路。
休息这几天的时间,知青点就砌好了两间屋子,土炕也砌好了。
等晾干后,就可以搬进去了。
也就是这两天,上面又分下来两个知青,都是女知青,年纪看着不大,十五六岁的样子。
估计都是家里不受重视,才会这么小年纪被迫下乡。
来的这个时间,也是巧了,该麦收了。
麦收是大事,平时磨磨洋工,大队长睁一只眼闭一眼就过去了。
但是谁要是敢在抢收的时候偷懒,大队长是要整治的。
就连苏砚心这个仓库保管员、张会计,包括大队长,只要能动弹的,都得下地。
大队长已经分工好了,一部分人割麦子,一部分负责捆麦子,还有人负责挑上晒坝去晾晒。
苏砚心和宋奶奶都负责捆,宋爷爷负责挑。
新来那两个女知青,就和苏砚心一组的,看得出来在家是经常干活的。
但是她们在城里干的那些家务活,强度和农活儿没法比。
两个姑娘都累的不行,但是谁让她们来的这么是时候呢。
大家都在卖力的干活儿,平时磨洋工的一些知青,这会儿都卖力的挥动着镰刀。
只有这两个新来的知青,落后一大截,捆的麦子还老散。
“你俩磨蹭什么呢,动作利索点儿,别耽误了整体进度。”
大队长看见这一幕,吼了一句。
新来的知青,都是这么过来的,也没人同情她们,而且大队长已经很照顾她们俩了,才安排这么轻松的活。
两个知青边收边掉眼泪,手上还不忘了加快动作。
最后,还是只剩她俩了。
大队长到底没说什么,还是要给个过程,可是上面每次都是抢收的时候安排人下来,他也很无奈呀。
最后累了一天,两个知青每人只拿到三个工分。
收工铃响,大家回家去洗澡的洗澡,煮饭的煮饭。
村里的小孩,提着篮子在地里捡麦穗。
总是有没打包好,或者运输过程中掉下的,就可以捡回去,大队长不管的。
不过只能不到车轮高的小孩儿,再大点儿就不许了。
家家户户烟囱都冒起了烟,苏砚心力气大,今天这活儿对她来说,不算什么。
但是宋爷爷和宋奶奶是真的累的够呛了。
所以晚饭,就是苏砚心做的。
这几天都是高强度的活,苏砚心直接炖肉,煮白米饭,再煮了个青菜汤,拍个黄瓜。
之前家里有白酒,宋爷爷应该是要喝酒的,拍黄瓜就做下酒菜。
趁着做饭的时间,宋奶奶已经洗好澡了,人也轻松一点了。
饭菜上桌。
“爷爷,你喝点儿吗?”
“那就喝点儿吧。”宋爷爷看见拍黄瓜,直接去拿酒了,回来还带着两个土碗。
白酒就倒在碗里,和宋奶奶一人一碗。
“奶奶,你这么能喝吗?”她以为只有宋爷爷喝呢,这土碗虽然比饭碗小点儿,但是一碗起码三两白酒了。
“这点儿酒算啥,干了活儿喝一碗,明天才有劲儿。”宋奶奶豪迈的说。
喝了一口酒,宋奶奶又唏嘘道:“我们董家祖上还是酿酒的呢,我小时候,可是在酒缸里泡大的,可惜后来酒厂没了。”
显然对那个酒厂感情很深。
“奶奶,你会酿酒吗?”
“当然会了,那会儿我们几个姐妹,都会帮你太爷太奶打下手,有时候他们忙不过来的时候,就是我们姐妹几个酿酒,我们酒厂的生意可好了。”
可惜后来,战争来了,酒厂没了,家人也都没了。
虽然局势很快就稳定下来,不过已经太晚了。
“奶别伤心,以后要是有机会,咱们办个酿酒厂。”苏砚心安慰道。
宋奶奶大惊:“可不兴这么说,那是资本主义。”
苏砚心努努嘴,再过四年,南方沿海地区市场开放了,奶奶也才五十几岁,正是拼事业的年纪,可以办一个。
麦收的几天,苏砚心每天用灵泉水做饭,晚上还要进空间收青菜或者水稻。
九月底,小麦都收进仓库。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都黑瘦了一大圈。
只有宋家祖孙三个,每天在肉食、白米饭和灵泉水的加持下,完全没有瘦。
虽然也没长胖,但是身体精壮了很多,精神头好了很多。
经过半个月高强度的农活,大家都在休息,家里条件好点儿的,或者舍得一点的,都趁着这个时间,吃好一点。
把麦收的亏空,补一些回来。
苏砚心这会儿,就被宋奶奶押着,学做衣服呢。
她的手已经被扎了不下十次了,针脚歪歪扭扭的,宋奶奶看着头大。
孙女儿明明是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就学不会做衣服呢。
“奶,咱们一年到头也做不了几次衣裳,我还是不学了吧。”做衣服什么的,真的不适合她啊。
还好原主也这样,不然她就露馅了。
“那怎么行,奶以后年纪大了,眼睛看不见了怎么办,你到时候连补丁都不会打,穿什么。”
苏砚心放下针线:“奶,我一定努力攒钱,咱们买台缝纫机,行吧。”

编辑推荐

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