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老二詹可在家里是老大,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妹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生男生女的观念在大城市里慢慢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尤其是收入一般的普通工薪家庭,生养一个男孩儿,似乎意味着经济和精神上巨大的压力,而生养一个女儿,则要轻松很多。 以前是养儿防老,现在是养女儿防老。 妹妹詹心就是詹可爸爸妈妈心心念念等来的“小公主”、“小棉袄”。 其实在母亲备孕的时候,詹可本来对将来有个弟弟还是有个妹妹没有所谓,他甚至有些期待这个小生命的到来,期待有人用柔软糯糯的声音喊他“哥哥”。 但当他亲眼见证了自己父母从怀孕开始就每天在嘴边念叨着的一定要生个女儿、一定要生个女儿……那种热烈鲜明的期盼,让他心里越发不自在。 有一个夜晚,年纪尚小的詹可忽然怎么也睡不着觉。 他起床走到窗边,睁着懵懵懂懂的眼睛,向天边一颗孤星默默许愿,他希望妈妈再生一个儿子,像他一样的儿子,千万不要生女儿。 这个没有来由却又无比强烈的渴望把他自己吓了一大跳。 他想不明白、也不确定,自己的心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因为父母对于生女儿过于外露的期盼而发生了如此不可思议的变化。 他有时会想,如果自己是个女孩儿就好了,那爸爸妈妈是不是已经提前实现了心愿? 他又想,从前自己还在妈妈肚子里时,父母也是这样满怀憧憬地期待着一个女儿的到来吗? 而他的出生是不是让他们黯然失望? 詹父詹母都是外地人,年轻时来本市读书、工作、安家。 詹可父亲是一位建筑工程师,长期驻扎在工地现场。 根据项目的位置,他呆在家的时间时多时少。有时每天都能准时下班,有时三五个月才能回来一两次,他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四口之家的全部经济开销。 詹可妈妈孕前曾在医院做过临时工,类似于护士,目前是一位全职家庭主妇。 她勤劳又坚韧,一个人扛起了所有家务活,对各种家庭开销精打细算。 小女儿出生那一年,詹父刚好驻扎在外地,她经常需要独自照顾两个孩子。 那是一段异常辛苦的日子,幸好詹可已经…
千年老二詹可在家里是老大,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妹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生男生女的观念在大城市里慢慢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尤其是收入一般的普通工薪家庭,生养一个男孩儿,似乎意味着经济和精神上巨大的压力,而生养一个女儿,则要轻松很多。
以前是养儿防老,现在是养女儿防老。
妹妹詹心就是詹可爸爸妈妈心心念念等来的“小公主”、“小棉袄”。
其实在母亲备孕的时候,詹可本来对将来有个弟弟还是有个妹妹没有所谓,他甚至有些期待这个小生命的到来,期待有人用柔软糯糯的声音喊他“哥哥”。
但当他亲眼见证了自己父母从怀孕开始就每天在嘴边念叨着的一定要生个女儿、一定要生个女儿……那种热烈鲜明的期盼,让他心里越发不自在。
有一个夜晚,年纪尚小的詹可忽然怎么也睡不着觉。
他起床走到窗边,睁着懵懵懂懂的眼睛,向天边一颗孤星默默许愿,他希望妈妈再生一个儿子,像他一样的儿子,千万不要生女儿。
这个没有来由却又无比强烈的渴望把他自己吓了一大跳。
他想不明白、也不确定,自己的心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因为父母对于生女儿过于外露的期盼而发生了如此不可思议的变化。
他有时会想,如果自己是个女孩儿就好了,那爸爸妈妈是不是已经提前实现了心愿?
他又想,从前自己还在妈妈肚子里时,父母也是这样满怀憧憬地期待着一个女儿的到来吗?
而他的出生是不是让他们黯然失望?
詹父詹母都是外地人,年轻时来本市读书、工作、安家。
詹可父亲是一位建筑工程师,长期驻扎在工地现场。
根据项目的位置,他呆在家的时间时多时少。有时每天都能准时下班,有时三五个月才能回来一两次,他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四口之家的全部经济开销。
詹可妈妈孕前曾在医院做过临时工,类似于护士,目前是一位全职家庭主妇。
她勤劳又坚韧,一个人扛起了所有家务活,对各种家庭开销精打细算。
小女儿出生那一年,詹父刚好驻扎在外地,她经常需要独自照顾两个孩子。
那是一段异常辛苦的日子,幸好詹可已经大了,很多方面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
所以詹母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年纪尚幼的小女儿身上。
要保证她吃饱睡好,要及时更换尿不湿不生病、要定期做体格监测等等。
丈夫在外辛苦挣钱,她也拼尽全力守好这个家。
詹可能理解幼小的妹妹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也知道妈妈几乎每日都非常疲惫劳累,需要体谅。
但这些感同身受也抵不住曾经有那么些时刻,他觉得自己像是这个家里多余的人,不被关注,不被重视。
妹妹一天天长大,爸爸妈妈会满脸幸福地逗妹妹,会把餐桌上最有营养、最新鲜好吃的食物首先分给妹妹,会花很长时间陪妹妹玩儿幼稚的游戏,会回应她许许多多无理的要求……
但对他,父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快回房间好好学习!”
父母对他的很多行为总是抱着批评和指责的态度。
可事实上,妹妹出生时,詹可不过八九岁。
那几年,詹父詹母要照顾年幼的小女儿,还有各自的事情要忙,他们都自动忽略了,自己的大儿子詹可也正在经历着人生仅有一次的童年。
这仅有一次的童年,没人带他出去玩,没人关心他对什么感兴趣又讨厌什么,在学校他喜欢哪位老师又憎恶哪个调皮捣蛋的同学,哪一门科目学得最有兴致,哪一门课又让他感到无聊乏味。
他像是和爸爸妈妈妹妹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这个看似热闹的家几乎没有让他感到过任何温暖和幸福。
很长很长一段时间,詹可觉得孤独、失落、痛苦,觉得自己被冷落、被忽视,不被爱。
十几年的人生里,最让他感到痛苦愤怒的一句话,是父母常常挂在嘴边,随口而出的那句:“妹妹还小,你是哥哥,你让着她。”
无数个夜晚,他在内心嘶吼:“我为什么要让着她?为什么总是我让着她?判断一件事情谁对谁错,难道不应该从两个人的行为是否正确得出结论吗?为什么要用年纪去评判呢?”
“她年纪小就可以随意欺负我?她年纪小做什么都是对的?你们的女儿不能受委屈,那我呢?爸爸妈妈,在你们心里,我算什么呢?”
初中三年,聪慧早熟的詹可转移了方向。
他再也不会在父母面前故意胡闹调皮去吸引他们的注意,也不再去想该如何与妹妹争宠。
他发愤图强、努力学习,在学校里方方面面都表现优异。
他是班长,是学生会主席,是所有同学行为习惯的标杆,也是每次考试排名第一,最被老师们关注重视的超级学霸。
他通过这种方式慢慢赢得了父母的关注和夸奖。
后来,他考进一中,遇见蒋南,再也没考过第一。
詹可性格沉稳,喜怒不形于色,用董飞扬的话来说,特别稳,特别坐得住,是天生适合搞高精尖科研的人才。
事实上,詹可给自己定的大学目标也是一所位于北方的工业大学,他最喜欢的专业是航空科学技术。
他是埋头苦干、勤能补拙型的学生,蒋南则是天赋已经过人,却又难得非常踏实勤奋的人。
詹可从心底里对蒋南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同学们给他取的“千年老二”的爱称,甘之如饴。
小海螺餐馆,董飞扬夹了一块土豆,神色恹恹地看了眼,又很快放下,嘴巴一撇:“不是,咱为什么要来这里吃饭啊?”
没人回应他。
詹可接过白雪递过来的米饭,礼貌道谢。
他的注意力在白雪那张戴着浅粉色口罩的脸上停留了几秒,又看了眼蒋南,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怪异感,可一时又琢磨不出究竟是哪里不对。
但今天的蒋南,确实很反常。
一中的校门管理制度较别的高中来说算得上是非常自由松散。
对这些来自省内各个初中的顶尖学霸们,学校的管理原则是最大限度的自主、自律。
除课堂外,手机使用不受限制,老师基本不布置作业,一切全凭学生自主安排,但又不是完全放任不管。
如果某位学生的听课状态和月考成绩出现异常,班主任会联合家长及时介入,实行半自由化管理。
校门在午餐和晚餐时段对学生们完全自由开放。
尽管校内本身也有一个干净且味道还不错的小食堂,但人多拥挤,供应的菜品种类也有限,价格还不算便宜,因此,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外出吃饭。
这个还不错的食堂本是蒋、董、詹仨人日常觅食之处。
詹可觉得蒋南今天反常的点,就是打完球后他突然提出要出校吃饭。
要知道,平时蒋南对在哪里吃饭、吃些什么,基本从来不主动提建议,他在这些小事上,包容性非常的强。
而且,他选的还是一家看起来相当普通的路边快餐小店,店内毫无用餐环境可言,菜品普通、价格便宜,一点也不像超市小王子董少爷和家庭神秘却吃穿用一向高品质的蒋南会来的地方。
学校就是个小社会,也有阶级团体之分。
蒋南和董飞扬偶尔也出校门吃饭,但却不会和大家一样随便吃点快餐和面食应付一下。
他们会去附近精致的寿司店、牛排馆、轻食餐吧……
这个随处可见的路边餐馆可以属于独自一人觅食的詹可,但并不属于蒋南和董飞扬。
虽然味道确实非常好。
白雪取下口罩,等着最后两桌人走完,她还要回别墅继续干活。
她走到店门口,在最外面的一张空椅上坐下,像刚刚坐在这里的客人一样,欣赏着湛蓝的天空和秋日街上的好光景。
这时,附近奶茶店有歌声传来:
“突然有一天你就来了 来到这悲伤的大地
从此你将注定了孤独 虽然这世界那么繁华
如果你可以 如果你能够
希望你是那美丽的向阳花
在这美丽的 艰辛的生命中
坚强的 灿烂的绽放
......
这个世界有一点点脏 有点荒谬有点疯狂
前方的路是那么漫长 也许你会迷失方向
如果你可以 如果你能够
希望你是那纯洁的向阳花
在这美丽的 艰辛的生命中
坚韧地 辉煌的绽放
……”
这首歌白雪很熟悉,第一次听的时候她忍不住捂着脸哭过。
艰辛的生命、荒谬疯狂的世界......多么像自己经历的这一切。
她从心底里渴望,自己也能像歌词里唱的那样,如向阳花般坚韧灿烂地绽放。
一曲终了,白雪有些发呆地望着街对面那几棵排列整齐的银杏树,树干粗壮高大,枝丫异常繁茂,仿佛遮天蔽日般,满树金黄。
深秋已至,大概再过一周,天气不出意外的话,这座城市将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一阵风吹起了白雪耳后几缕细长的卷发,带来了一股淡淡的草木香。
这好闻的气味混合着暖暖的阳光一起萦绕在她四周,清冽好闻。
她忍不住皱了皱鼻子,深吸一口气,转身仰头间忽然看见了一双居高临下、摄人心魄的眸子,正定定地注视着她。
蒋南。
白雪呆呆地看着眼前的年轻男孩儿,有些不明白这道带着审视和困惑的眼神因何而来。
愣怔的一瞬,那深邃眼眸的主人已大步离去。